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第二位,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RC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个体差异较大。
EGFR信号转导下游有两条重要通路 RAS-RAF-MAPK和PI3KA-PTEN-AKT,两条通路中的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导致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造成CRC患者不能从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
因此在靶向治疗前对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状态进行联合检测非常有必要,以指导CRC患者的用药,可以避免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不良反应并减轻由此对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KARS
KRAS 是人类肿瘤细胞中最早发现突变的基因之一,属于RAS基因家族的一员,是该家族、也是所有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致癌基因,其编码的 KRAS蛋白又称为p21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的增殖、分化中起作用。
KRAS基因突变频率占EGFR下游信号通路中基因突变频率的2/3,检测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是判断抗EGFR单抗治疗效果的重要预测因素。
NARS
NRAS是RAS基因家族中的一员。NRAS基因在CRC中突变率为1%~6%,NRAS突变主要位于外显子2、3、4的多个密码子上,突变可导致 RAS-GTP处于持续激活状态,引起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
在K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西妥昔单抗的治疗中没有获得受益。有科学家在临床实验中发现,NRAS基因突变也是抗EGFR单抗治疗产生耐药的一种分子标志物。
BRAF
BRAF基因属于RAF基因家族,作为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介导RAS与MAPK相结合,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V600E是BRAF常见的突变类型,占所有BRAF基因突变的90%。
在RAS野生型结直肠癌中,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从抗EGFR治疗中获益。很多研究将RAS下游的基因—BRAF作为预测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进行分析。
PIK3CA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直肠癌中PIK3CA突变率为10%~18%,主要发生于9号和20号外显子。
与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排他性不同,PIK3CA突变可与RAS突变共同存在。此外,由于PIK3CA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PI3K蛋白表达水平也被认为可以作为CRC早期诊断的参考之一。
菁良对应解决方案
针对CRC伴随诊断,菁良基因研发了一系列肿瘤基因检测标准品,适用于NGS及PCR等多种主流检测方法,可用于伴随诊断检测流程的日常质控,生产研发,室间质评,检测限确定等各种应用场景。
除上述多位点的现货目录产品外,菁良也有许多单位点的gDNA或FFPE现货目录产品可供选择,更适用于qPCR或ddPCR等PCR平台。